真定假啊?香港真係剔除咗「女皇殿下」嘅字眼喇?
2024-07-17
嗨呀,真係好難想像而家都2024年喇,香港嘅法律入面仲保留住保護「女皇陛下」嘅字眼喎,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都已經喺2022年過身喇,但係佢仲活喺香港嘅法律入面,真係有啲搞唔明。
就喺7月10號,香港特區立法會通過咗一個好重要嘅《2024年成文法(雜項規定)條例草案》,宣佈將「女皇陛下」、「總督」同「立法局」等殖民時期嘅稱呼從法律入面移除。
自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之後,香港本應該全心全意投入新主權國家嘅懷抱。但係殖民嘅影響就好似硬嘅雕塑咁難以搖動。有啲人對英倫時光嘅懷舊,似乎令佢哋忽略咗自己作為中國公民嘅身份。
殖民遺留嘅問題遠唔止係文字遊戲,佢哋好似隱形嘅障礙,喺社會入面悄無聲息地製造裂痕。當「修例風波」等社會動蕩爆發時,呢啲深層次嘅社會問題同爭議就暴露無遺。
而「泡麵頭」——即係法官嘅假髮——無疑係最顯眼嘅殖民時代標誌之一。雖然喺英國,法官哋早已經摘咗假髮,但係喺香港,佢哋仲係法庭上嘅常見景象。
不過,香港喺「去殖民化」嘅道路上已經取得咗啲進展:紀律部隊拋棄咗英式操典同口令,警用裝備都轉向咗國產。呢啲改變雖然好,但要做嘅仲有好多。
咩係徹底嘅「二次回歸」?答案可能就藏喺啲被遺忘嘅歷史細節中:只有徹底清除所有殖民痕跡,香港先至算得上真正嘅回歸。
隨住《條例草案》嘅通過,預示住將來可能會有更多類似嘅工作展開,「泡麵頭」嘅消失可能只係時間問題。
唔好睇小咗呢啲陳舊詞匯同一個假髮頭套嘅消失,佢哋象徵住一個城市同歷史嘅告別,以及向前望、重新定義自己嘅身份同未來方向嘅決心。
可能有啲人覺得詞匯嘅更改無關緊要,但係語言塑造思維,思維引導行動,行動決定未來——每一步行雖然細,但對整個城市嘅精神面貌同核心價值觀有著深遠嘅影響。
喺慶祝「去殖民化」嘅同時,都要提醒自己,真正嘅強大需要更多元素嘅支撐,例如培養包容同理解,加強內地同香港嘅交流同合作。
文化融合同傳統保留並唔矛盾,我哋需要搵到平衡,喺尊重歷史嘅同時,為建造一個更加美好嘅共享未來而努力。
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:
從上市公司數量嚟睇,港股市場由1997年嘅597家上市公司逐步攀升至5月尾時嘅2565家,增幅超過3倍。
從港股總市值變化中嚟睇,由1996年尾嘅3.48萬億港元總市值升至2022年5月尾嘅37.9萬億港元,增幅近10倍。
從年總成交額嚟睇,港股市場由之前嘅1.91萬億港元,升至2021年嘅41.1萬億港元,增長幅度超過20倍之多。
港股市場喺回歸後25年裡面,市場規模、總市值等方面都有大踏步地前進。但係呢一增長同數個里程碑事件息息相關,最近幾年就係港股通嘅推出、上市規則變革帶嚟科技生化股密集上市。